發炎性腸道疾病(IBD)是甚麼?

19 April 2020

好可怕 ! 發炎性腸道疾病(IBD)是甚麼?


家中毛小孩持續或反覆腹瀉、嘔吐數個月了嗎?看過好多次醫生,驗血和拍
X光都沒有發現明顯異常,試過很多種消化道治療的藥物,不僅效果不佳,停藥後症狀又再次出現;而且毛小孩的體重越來越輕、身形越來越瘦,真的讓人好擔心!如果家中的毛小孩有以上的情況,有可能罹患連獸醫師都覺得難纏的「發炎性腸病(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, IBD)」!


發炎性腸病是指免疫細胞大量聚集在消化道,接著引發慢性的發炎反應,造成消化道的功能異常。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確切發生原因尚未定論,目前知道可能引起發炎性腸病的因素包括:

  1. 消化道感染:寄生蟲或細菌感染(例如:沙門氏菌,大腸桿菌等)
  2. 飲食中特定蛋白質造成的過敏反應
  3. 曾經使用過的藥物
  4. 貓的肝炎以及胰臟炎


發炎性腸病的症狀

發炎性腸病(IBD)可能會發生在消化道的不同位置,產生相對應的症狀,因此症狀的差異相當大。如果免疫細胞聚集的位置在胃和十二指腸,病患會有慢性的嘔吐的症狀;如果發炎的位置是在下消化道,則會干擾消化和吸收營養的能力,使毛小孩產生腹瀉。有些病患則可能綜合上述症狀,或是合併有活動力降低、食慾下降、腹痛、噁心、流涎等問題。
若是發炎症性腸道疾病持續幾個月,則可能使毛小孩體重減輕和食慾不振。但是有些毛小孩會由於無法消化和吸收所吃的食物,而產生旺盛的食慾。發炎性腸病最終有可能造成營養不良、脫水或電解質失衡等嚴重問題,甚至有研究發現發炎性腸病可能發展為癌症,所以主人看到疑似的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症狀時可不能輕忽。

發炎性腸病的診斷

獸醫師透過採樣毛小孩的消化道組織,並將組織做病理切片進行診斷。因為屬於侵入性高的檢查,所以不會貿然在第一、二次就診時建議飼主讓毛小孩開腹採樣。一般會經過詳細問診、做過糞便檢查、血液學檢查和影像學檢查,排除傳染病、寄生蟲、飲食或是腫塊等原因,並且採用飲食調整(低脂飲食、高纖飲食或是只攝取單一蛋白質等)和保守治療(給予止吐止瀉的藥物或抗生素等)後,症狀仍然沒有改善或是反覆發生,才會考慮採樣確診是否為發炎性腸病或是其他疾病。因此要診斷出此疾病,相當考驗飼主的耐心和對醫師的配合度。



毛小孩患有發炎性腸病該怎麼治療?

因為造成發炎性腸病的原因有很多,因此獸醫可能會指示一系列藥物或特殊的飲食方案來控制症狀。有一部分的毛小孩可以完全治癒,但是也有些毛小孩需要長期地控制症狀。


藥物:通常獸醫會給予免疫調控藥物(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等),並且搭配控制症狀的藥物,必要時會開予抗生素來應對繼發的細菌感染。在開予免疫抑制藥物前,獸醫會進行較完整的檢查,並謹慎地使用這類藥品;服藥時需要配合獸醫定時回診檢查調整藥量,減少副作用產生。

特殊飲食計畫:獸醫可能會建議改餵食低過敏性食物,或進行低渣飲食或高纖維飲食計畫。在進行特殊飲食計畫的過程中,不應該再餵食毛孩額外的零食。飲食改善計畫可能需要八到十二週才能看到積極的反應,飼主要有足夠的耐心才能看到效果。

營養補充品:可以給予維生素產品以補充毛孩因腹瀉造成的營養失衡。腸道保健品也是可參考的選擇,例如草本配方保健品或益生菌可能有幫助免疫調節的作用。然而值得注意的是,如果您家毛孩是使用益生菌類保健品,獸醫開的抗生素藥物可能會使好菌的作用難以發揮,故在使用相關產品前可以先諮詢獸醫的建議。

Latest articles

Share on